HR:打工人的职场第一课,应该是和公司打官司吗?

2022-05-23 阅读次数: 4292

5月22日,新浪微博发布了一篇《打工人职场第一课:和公司打官司》的文章,短短30分钟,阅读量已经超过30万。更有不少即将迈入职场的同学在评论区留言,表示自己“学到了”“不久后可能就要用到了”。

近几年来,往往一出现企业裁员、违约的新闻报道,企业HR就会被当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帮凶,站到了劳动者的对立面,被迫接受着网络键盘侠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批判。同时涌出大量的经验者来告诉公众,要勇于捍卫自己的权益,坚持和黑心企业打官司到底。

于是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“不甘被剥削”,到点上班、准点下班,坚决捍卫法定休息时间、维护私人生活,在遇到劳动纠纷时,拿出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和HR谈判。更典型的体现是在上海的各大劳动仲裁委现场,人满为患,很多都是穿着活力随性的年轻人,大部分是90后,00后。

这些年轻人的特点,是具备出色的信息搜集能力和理解能力。他们能够将问题与条例摊在桌面上,拿出一系列证据论证自己的诉求合理性。对他们来说,最不能容忍的是,就是克扣工资、无止尽加班和不缴社保。相对应的是,对于裁员、解雇,只要单位态度不错,他们反而乐意接受。

这一代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受多方面的影响,比如经济的平稳发展,教育水平的提升等等。同时,父母养老、家庭压力还未明显体现,年轻人对自身权利的关注意识也就更强。加之科技水平的发展,信息传递渠道多样化,时代发展造就了年轻人具备了获取、传递权利理念的方式与途径。

对于企业来说,合法、合规用工是基本。如果发生经济下行、业务调整等不得已需要进行裁员等行为的时候,也应当给予劳动者应得的利益。但是对于劳动者来说,除了需要关注自身权利,也应当履行工作义务,切不要觉得能够“摸鱼”“划水”的才是好企业、好公司。当公司发生人员变动时,一门心思钻研如何与公司打官司、拿赔偿,而忽视了对自身工作能力的审视与反思。

其实,与其时时考虑如何在发生劳动争议时,最大限度获得赔偿,不如花些心思在个人能力提升上。学习法律、捍卫权利没有错,但不可本末倒置,学会提前了解即将入职的企业、提升自身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配度,也许才是迈入职场的第一课。